概要
- 如何控制吼叫,成为温和体贴又原则坚定的父母?
- 书中教你追踪吼叫行为,理解吼叫原因,明白自己与孩子气质的区别,提供减少吼叫的策略。
- 记录下来每次吼叫,会减少吼叫的次数。
- 孩子就是我们的监视器
理解吼叫
1. 吼叫有多严重
吼叫的后果
- 孩子眼见最亲爱的父母失去控制,可能会满心恐惧,也可能会满心怨恨
- 不可能收获爱与改正的动力
- 孩子如果长期遭到吼叫,会形成对自我、对世界的扭曲感受,而且它还会投下的长期阴影,让他们在青春期时状况百出。
- 家长也会陷入羞愧、难堪,甚至绝望之中。
改变的希望
- 吼叫的影响虽然恶劣,然而,这也并非意味着只要曾经吼叫,你就是个糟糕透顶的父母。
- 作为父母,你很辛苦,你在尽力做好,虽然曾经或以后仍然可能犯错,但改变永远都不晚。
- 不要一直自责,也不用羞愧,你意识到需要改变,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。
- 观察自己的想法,关照自己的情绪,然后追踪到行为的根源,是减少吼叫的关键过程。
2. 吼叫的“扳机和炸药包” (触发器)
是什么让你从目标中的完美父母,变成大吼大叫的模样?
- 外部触发器。例如:哼哼唧唧,玩具一地,墙上的“大作”,还没完成的作业……
- 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。例如伴侣的内衣扔在地上,开始想“我都说过一万遍了”“他一点都不关心这个家”“我怎么找了这么一个懒惰的人”……
- 吼叫成为习惯。
- 要打破这种惯性,关键在于吼叫时要保持正念,观察、觉知自己的吼叫和后果。
- 观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让自己感受到这种行为对自己和孩子的影响,尝试打破习惯。
- 而且一定不要太苛责自己,改变习惯是艰难的,不要期望一夜之间彻底改变。
- 酝酿吼叫的土壤
- 比如,当你感觉孤立无援、睡眠不足,或者总没有自己的时间时,愤怒也会破土而出。
- 此时,你可能需要评估自己要做的事,找出优先级,让自己多睡会儿,利用下互助网络,给自己挤出单独的时间和空间。
- 改变土壤环境,愤怒也就不会发芽了。
3. 吼叫的深层原因
吼叫还有更深层的内因。
- 吼叫代代相传,遗传
- 迁怒于人。
- 因为你在别的地方受气了,比如你的老板、同事,你吼叫孩子,只是把他们当成了出气筒,因为冲他吼安全。
- 人人都会愤怒,但了解你的愤怒,谁真正惹你生气,以及选择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,能够帮助你停止吼叫。
- 吼叫导致虐待
- 如果孩子没有听从你的吼叫指令,那么愤怒会升级,你有可能会虐待孩子。曾经有一位母亲大怒崩溃,让孩子趴在地板上把饭舔干净。
- 大量研究结果证明,宣泄怒气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没有任何好处,它可能让你更加愤怒,让你沉浸在生气的态度中。
- 诚实地了解你对愤怒的表达方法,如果你的吼叫经常演变为大怒,那么除了听本书的解读,专业的帮助也很重要。
- 藏在愤怒之下的感受
- 你在大吼大叫时的智商基本为零,它让你无法感受除了愤怒以外的情绪,其实你可能还有着恐惧、悲伤、失望、羞愧种种情绪。
- 尤其是羞愧,当你感到羞愧时,其实是在责备自己不够好,此时,你对孩子也难以宽容,你会用吼叫孩子来掩饰自己的羞愧。
- 而正视现实,意识到自己卡在哪,认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你就可能得到疗愈。
- 所以,如果当你感到羞愧,给你爱的、信任的人打个电话,告诉他们,你想聊聊自己陷入羞愧的事,重新找回对自己的同情与爱。
- 健康状况
- 你总发怒,可能是因为身体健康状况出了问题。例如巨大的压力,睡眠不足,匆忙吃饭,没有时间锻炼。
- 这些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,会让你更加焦躁和易怒。
- 很多祖辈在带孩子时也会因为精力不足,容易发脾气。
4. 带上气质的眼镜
每个人天生气质就不同,有的婴儿哭声轻柔,有的哭声大得能吵醒所有人。
人与人在气质上的差异,表现9个维度上:活动量、节律性、接近或者回避性、适应性、敏感度、反应强度、情绪本质、注意力分散度、坚持度。
- 敏感度:孩子对噪音、温度、光线敏感度如何?他会注意到环境中微小的变化吗?容易不知所措吗?
- 活动量:孩子是否总是精力旺盛,不停地活动,很难安静下来?
- 反应强度:孩子是否经常会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?思绪外露还是内敛,容易判别还是难以揣测?
- 适应性:孩子能很快适应变化吗?在一件事开始和结束时,他转换困难吗?
- 情绪本质:孩子总是开心愉快的,还总是严肃的?他会更倾向于纠结负面信息吗?
- 接近或回避性:对于陌生人、新场景、新想法或地方,孩子通常第一反应是什么?立刻加入,还是保持谨慎?
- 坚持度:孩子做某件事时,在累了或你已经叫他放弃了还仍然坚持,还是很容易就烦躁和放弃?
- 规律或者节奏:孩子会不会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吃饭、睡觉、便便?他的行为容易预测吗?
- 注意力分散度:孩子容易被声音或其他人分散注意力吗?或是能够专心于某件事,不容易被打扰吗?
当你完成孩子的测试之后,再回到开头,考察一遍你自己的气质。
- 透过气质的眼镜,你会看到并理解自己与孩子的分歧点及契合处。
- 如果你根据孩子的气质,调整自己的期望、回应、及规则,协调亲子间的相处模式,他就会更少犯错,你也就会更少生气。
- 不要和孩子进行气质方面的拉锯较量。无论你胜还还孩子胜,都可能损伤亲子关系。
- 如果你总是获胜,孩子就容易与你疏远,感到挫败、无力,甚至变得叛逆。
- 而如果孩子总获胜,他将学会拉得更用力,叫得更大声、更频繁。
记住,作为父母,你是家中定基调的人。当你逐渐熟悉自己和孩子的气质,就会明白什么状况会刺激到你们,也将认识到自己和孩子的力量所在。
而当你看到自己的错误、困扰、焦躁和缺乏经验时,对自己怀抱自我同情也十分重要。在心中接纳家庭成员各自的不同,你的脾气就会越来越少。
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
关键步骤
1. 追踪你的吼叫
注意你的吼叫触发器和你的反应,并记录发生的事情,是改变的有效工具。
2. 自我同情
首先承认自己错了,找到原因,下一步应该怎么做,不是找借口。
3. A-B-C-D-E法则
A-B-C-D-E法则:
1、自问(Ask)
- 我现在感觉如何?什么触发了?
- 我升级的想法是什么?
- 我能否接纳自己的感受,并且改变我的看法?
2、呼吸(Breath)
自问时,开始觉察自己的呼吸。有意识地做3-5次缓慢、轻松的呼吸。呼吸的时候,感知自己的身体。
3、平静自我(Calm yourself)
关注呼吸有助于调整你的情绪。等到自己平静下来再来管教或者与孩子沟通。
4、确定孩子的需要(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)
孩子想要什么,我需要做什么?
5、同理心(Empathize)
将自己置身孩子的处境,尝试感受他的情绪和想法,倾听他想诉说什么。 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。
4. 管教的4C法则
A-B-C-D-E法则能帮助你,在即将吼叫时,退后一步,头脑清醒、心态开放地看待自己所面对的失当行为或者难题。
除了拥抱和重新引导,有时候你还需要做更多,这时候就需要4C管教法。
4C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管教的核心要素:
- 沟通(Communication)
- 选择(Choice)
- 结果(Consequence)
- 联结(Connection)
沟通
√ 要简短、具体和简单
- 要清楚地告诉他,你希望他怎么样。
- “不要扔沙子,弄到别人眼睛会痛”就比“要听话,不听话的是坏孩子,我已经告诉过你,你知道扔沙子不好”好得多。
- 记得一次给一个指令,一次说太多事,孩子很容易忘记你的需求。
√ 示范和解释:当你希望孩子举止正确时,给他提供示范。对他说:“别扔沙子,你可以用铲子挖一个洞。”拿过铲子,做给他看。
√ 用鼓励性的言辞
√ “我”和“你”的力量
- “我觉得头痛,因为这里的声音太大了。我很高兴你玩的开心,但是到外面去玩这个游戏去吧。”
- 一个简单的公式:“我的感受是X,因为你做了Y,所以,请你做Z。”它能帮你识别自己的感受,找到自己的需求,也能帮你理解孩子的处境。
选择
- 给出正确的选择,不要威胁。
- 如果没有选择的时候,不要征求对方的意见,不要加行吗
结果
- 让孩子参与到规则制定中来。
- 结果要与行为相关,让孩子想象如果这么做会发生什么事。
联结
管教的核心是联结。如果孩子感受到联结,相信自己独一无二,他就有安全感,也就更容易听从你的要求。
不管多忙,规划点时间,找点方法,让孩子知道你有多重视他。
- 一对一时间,- 抽出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,给他你全部的注意力
- 保持好奇,了解孩子出了什么问题。
- 不要记仇
5. 提前制定计划
- 根据孩子的需求和气质,提前计划,就可以有效避免争执和挑战。
- 适应很慢的孩子、敏感的孩子、情绪化固执的孩子,每一种情况都要制定相应的不同措施。
6. 用道歉修复过往
如果你已经冲孩子大吼大叫了,真心地道歉可以很好的修复你与孩子的关系。真诚道歉三个层面:
√ 表示后悔 √ 责任 √ 补救
7. 规划家庭会议
- 定期的家庭会议是一个很好办法。
- 选择一个所有家人都合适的时间,会议要简短20分钟就差不多。
- 参加的人员最好是全家,如果有人不在,可以发来议案或者远程参加。
- 打印一张议程表,贴在家里醒目的地方。
开会时,可以设置一个定时器。大家首先轮流发言,说一说对其他每个家庭成员感激或赞赏的地方。
先讨论孩子关心的问题,每周只谈论一个家长关心的问题。针对解决方案做头脑风暴,记录行动计划,张贴出来。
8. 使用定时器
其他技巧
-
运用表格与日历
-
放低声音
-
利用幽默、惊讶和创意
-
试试数数
例如:数到5就开心
- 再来一次
例如:给你个机会,重说一次。刚才不礼貌哦。
- 带着孩子一起想办法
特殊情况
1、吼叫的不是我
- 要介入,不能袖手旁观
- 做一次坦诚的交流,告诉他或她吼叫对你有怎样的影响,不要指责,只是谈论你的感受。
2、生活如此艰难
特殊的孩子,需要你付出更多精力与耐心,同样,你也要认识到,你的孩子也比其他孩子,更需要你的关注和爱,你的爱是任何专业人士都无法提供的良药。
结语
- 有一句话说得好:没有熊孩子,就有熊大人。当你的孩子小时候一点都不“熊”,很乖巧,很懂事,看你的眼色行事;他长大了可能就很“熊”,缺乏责任心,不敢担当,害怕创新,遇事逃避。
- 无论是因为何种理由:他做错了,为他好,我天性就这样,我控制不住,这些都不是理由,因为吼叫本身就是错误的!
- 无论在克服吼叫的路上,有多么困难,都要记得,我们是大的,他们是小的,我们比他们更强、更有控制力,为了他们,我们得保持平静和清醒。
- 世界的和平始于家庭,而吼叫只能带来战争!
《非暴力沟通》